随笔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演武,南明义军,随笔道人,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顾炎武对其的注释称:“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同时在随后的诸版报纸中,顾炎武甚至在宣传孟子的民本思想,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而这明显与本朝相驳,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在看了《孟子》后,对书中的内容勃然大怒,随即下令将孟子逐出孔庙,而顾炎武却在报上大肆鼓吹,这如何不让那些大明官员感到威胁。

而在江南之地,当初多铎南下时,,江南各地望风而降,若非多尔衮强令剃发易服,江南百姓士绅,根本不会奋起反抗,对于百姓来说,王朝更替,不过是潮起潮落而已,紫禁城里的皇帝是不是拿金碗吃饭,百姓根本不在乎,但是剃发令下,全民的反抗此起彼伏,正所谓:“冠不存,则天下亡,衣冠在,天下仍在。”

世人皆言多尔衮之剃发令,乃是一道乱命,若无此令,天下早已安定,顺治帝便可安享太平之天子,而多尔衮真的昏庸吗?其实不然,多尔衮这招很高明,他知道自己是以小部临大族,而在中原之地,从来都流传着一句话,胡无百年之运,多尔衮担心满清会如同蒙元般,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而发冠存在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传承,多尔衮便是要阉割这份传承,这份尊严!

而江阴之民,倡议“头可断,发绝不可替”这就是这个时代,有尊严之民的心声,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孟浚顺应时局,汇聚人心。

把钱谦益向清廷献言的:“三吴之域,民风柔弱,无需大军征讨,一纸谕令,便可传檄而定”的江南,变成了上万的满清铁骑葬身之地。

自大明开国以来,江南便是张士诚之领地,朱元璋耗时良久方才平定,只一座苏州城,便足足挡住了朱元璋十个月的时间,而在大明三百年里,苏州赋税之重,冠绝全国,苏松之地,数百年里身负重税,暗地里能不对朱家王朝报以怨言。

而在夏完淳将报纸递给孟浚时,孟浚看着报纸有些哑然失笑,对着夏完淳说道:“顾先生夸的太过分了”

夏完淳在陈子龙的推荐下,成为了孟浚的亲兵型秘书,平时负责誊抄,或传达孟浚的各种指令,对夏完淳此人,孟浚有些印象,似乎是因为抗清被俘,后又辱骂洪承畴而被杀,孟浚见夏完淳此时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却也不知他是何时被俘,不过,他来了,夏完淳的命运必然会被自己所改变。

“都督,顾先生说的都是实话,我看诸镇之军皆为精锐,便是对上鞑子精锐怕也不乏多让”夏完淳有些自信的说道。

孟浚笑了笑,也不反驳,虽然此时对八旗精锐来说应该还是犹有不足,不过不知不觉中,孟浚已经有了敢于和清军八旗野战的勇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娱乐:太优秀,美女明星疯狂倒追

伊辰传奇

转生成绿龙的我屑一点怎么了?

饿肚子的狐狸

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

喜欢胡笳的秦无忧

重生杨过之神雕新章

爬墙的牛

从雾隐开始的大筒木之路

北极熊丶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