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9章 从无到有是河沟,从有到精是大江,1976步步生莲,方寸山下,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潘世生驾驶着游艇到喜灵洲岛时,佩索的破渔船早就装满了,码头上还剩下十几吨装有药品和手术器具的大包。
六十英尺的游艇在风平浪静的海况下,能装三十多吨东西。算上底层小二十吨货,负载刚刚好。
小二十吨货?
底层之前运上船的杂木箱子还在,但箱子里的东西已经变了。而且,还多出了不少东西……无刷电机、飞控板、电池和对讲机用到的各类Ic单元。
大社领导说无人机非常好用,让曲卓想尽一切办法的多搞。如果还有余力,对讲机配件也搞一些。内陆虽然能防止,但质量不如曲卓“搞”回来的好。
前方急需……
足足磨叽了二十分钟,潘世生才将游艇停靠进泊位。四十多个大半夜被拉出来,有气无力的“强戒”人员,在管教的呵令下打起精神装船。
凌晨两点多,佩索的破渔船在前,潘世生控制着游艇在后,两艘船一前一后的先向北,在石仔湾转西,加速前行了二十多分钟,避开屯门近海的暗礁转北。
高速航行了十来分钟,前方隐约可见陆地黑乎乎的轮廓……
曲卓将游艇上的电台调到约定频道进行呼叫后,陆地上影呼呼的出现了微弱的光点在画圈,是有人在用手电发信号。
很快,几个浇了煤油的火堆熊熊燃烧起来。照亮了紧急搭建起来的简易码头,还有码头后方隐约可见的破败村落。
那是一座荒僻的渔村。
不过,现在村民们已经不打渔了。
青壮跟着工程队干活,女人给工程队做饭,老人照顾孩子的同时做点力所能及的散活。全村跟着工程队一起开伙,还有工钱拿。
眼前这片浅滩后续会填海,变成一座现代化的综合码头。渔村里的村民不久之后会搬去宽敞明亮,有自来水和下水的新居,青壮年有工作,小孩有学上,老人颐养天年。
而蛇口村这个偏僻到连绝大多数粤东人没听说过的名字,也将成为历史……
“曲同志!”曲卓刚下游艇,一位膀大腰圆的两毛二就快步迎上来,抓住曲卓的手用力摇晃:“感谢!实在太感谢你啦!”
“不要说谢,能出份力就行。快卸货,早点送上去。”曲卓通过对方的态度,就知道自己折腾出的东西帮上忙了,还很可能是大忙,心里一团火热。
“快,卸货。”两毛二挥手示意等候多时的战士们,拉着曲卓快步下码头,在一处火堆旁从胸兜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双手递给曲卓:“曲同志,这是前面急需的东西。垨仧说,如果有办法就搞一些,钱……”
“就算砸锅卖铁我也供上。告诉垨垨仧,钱不用考虑,都是捐赠。”曲卓非常干脆的打断了两毛二后面的话。
从信封里抽出清单,借着火光快速看了一遍。
有些意外,除了医疗物资、无人机、对讲机配件和锂电池原料,还有c4炸药和老美在越战时用的m21狙击枪,还特意圈了狙击枪配套的瞄具、消音器和弹药。
“我们……缺炸药吗?”曲卓不解的问。
“缺c4炸药!” 两毛二压低声音:“敌人大范围设置雷场阻断道路,并在雷厂附近布置有反坦克火箭和神枪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