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吉时已过,立储之事,容后再定!
陆河山的安千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吉时已过,立储之事,容后再定!,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陆河山的安千君,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是不杀我?
又又是打入诏狱了?
老朱是怎么回事?
我都坏了他立储大事,这种动摇国本的逆行,他都能忍?
他不会被夺舍了吧?
他还是杀伐果决的洪武大帝吗?!
还是我哪里说错了?做错了?
告诉我,
我改还不行么?!
“陛下,臣不想去诏狱,您还是赐死臣吧,”
“臣要回。。。”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
“回什么回,得了便宜还卖乖。”
“老实点!”
蒋瓛已经领命起身,和几名锦衣卫一起,迅速地将林豪拖下了下去。
此刻的林豪,
除了反思和复盘失败,什么都做不了。
朱元璋见林豪的身影消失,沉着脸指令道,“今日先这样,退朝!”
说罢,便重重的拂了一下衣袖,转身离去。
众藩王都为朱允炆立储“未遂”而感到窃喜,遂率先拜道,“恭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蓝玉等武勋们作为受益一方,旋即也欣喜地跟进行礼恭送。
文官们则是纷纷脸色,声音低沉。
作为最大的失败者,
朱允炆只觉自己的魂魄,遭受到了致命的冲击,
原本触之可及的储位,
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宗室,
蓝玉,
还有那个林豪,
孤一定会好好回敬尔等!
······
朱元璋下了朝,便直奔太庙。
赶在约定的时间点,到了偏殿,
他发现只有朱由检、朱慈烺父子二人在。
“老四又不在啊?”
“咱有很多事情想问他,”
“这些时日,他不是迟到,就是早早离去,是在刻意回避咱吧?”
“要不尔等来回答咱?”
对于太祖爷爱批评太宗爷的“老毛病”,并想着弄清楚太宗爷上位过程之事,
朱由检父子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也应对自如,
那便是闭口不谈,转移话题。
“老祖宗,太宗爷的事,臣孙回头再奏禀,”
“现下臣孙的崇祯朝,又碰上大困难了,女真人又有南下侵扰的意图,而朝廷的军饷又开始捉襟见肘。。。”朱由检行完礼,赶紧抛出难题,转移太祖爷的注意力,
自从听了太祖爷的“办法”,他极力控制住自己喜欢干预底下做事的坏习惯,
充分放权给洪、孙等几位重臣,
还鼓励南京小朝廷,还有地方自主应对困局,
虽然崇祯朝那种大厦将倾的状况,已经得到缓解,
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
比如缺银子。
而朱慈烺也立刻明白父皇转移太祖爷“视线”的意图,也赶紧抛出自己的问题,
“太祖爷容禀,臣孙的朝廷也缺银子,”
“要是朝廷能有多余的钱,臣孙一定能整合地方势力,驱逐女真人,恢复我大明中枢该有的权势。。。”
身为“散装”朝廷,
义兴朝的大部分地方,只是名义上听从朝廷号令,根本不上交赋税。
这导致了中枢的财政吃紧,
他们仅靠朝廷实控地盘的财赋维持运转,
而且实控区的大户势力还要藏匿收入,维持自己一方在朝堂话语权,
这种“搞钱”的难题,
也是朱慈烺急着想去解决的。
可朱元璋哪里不知道,两个后世子孙的套路,“混账!”
“咱这祖宗没钱,都没找你们进贡都已经仁至义尽了,你们还跟咱哭穷?”
“少给咱转移话题。”
“今天咱一定要弄清楚洪武二十五年之后发生的所有事,”
“老四他到底如何上位的?”
“尔等给咱从实说来!”
朱由检父子心中大惊,互相一眼,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低垂着头不敢接话。
“怎么?”朱元璋眸中怒火开始升腾,“尔等还想着替他遮掩么?”
“信不信咱回去就废了老四。。。”
话音刚落,只听老年朱棣步入偏殿,大声说道,
“父皇,不要为难他们了,”
“儿臣自己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