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存老婆本的卷王
钱遇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存老婆本的卷王,七零军婚:娇气包靠祖宅躺赢啦,钱遇遇,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知真在她面前转了个圈,表情得瑟,“这可不是买的,是秀莲姐亲手做的,怎么样,好看吧?”
“哎呦,秀莲嫂子还有这手艺啊?确实好看,真洋气啊。”
众人围着许知真看,又上手摸了摸裙子,都是爱美的女同志,此时心里都起了小心思。
“知真,你说我也让秀莲嫂子给我做一条裙子咋样?”
“当然可以呀,不过这布料你要自己买,而且秀莲姐做一条裙子要不少时间呢。”
“我明白我明白,但是我买了布料送去,秀莲嫂子快生了吧,到时候我再给她送一篮子鸡蛋!”
众人一听,也都很上道,寻思着到时候送点红糖白糖啥的。
许知真点了点头,这样行。
现在明面上不能用钱买东西,都是以物换物,送点东西来抵手工费很正常,而且也能给秀莲姐多增加一点收入。
其实做裙子倒是不费什么力气,刘秀莲生了孩子后更需要进补身体,多存着鸡蛋红糖总是好的。
刘秀莲也没想到,自己心血来潮给许知真做了两条裙子竟然招来了这么多生意,一时间乐得合不拢嘴。
赵大娘也高兴,嘴里不停夸着许知真。
婆媳俩也不出门了,整日里就在屋里裁布缝针,想着在生产前多做一些裙子。
…………………………
这几个月里,所有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外公外婆经常来信,关心许知真的学习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夏天进入秋天,上头频繁召开会议,有心人早就发现了不寻常,心里纷纷猜测着将要发生什么大事。
到了十月份,许知真的心脏也紧张得怦怦直跳,她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就要来了,但不知道具体的日期。
第一回碰见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还是能够改变全国几百万年轻人命运的决策,让她难免有些紧张和不安。
果不其然,在各种猜测满天飞的十月份,一个平常又普通的日子里,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通过广播传遍了整片大地。
“各位听众,这里是xx广播电台,现在播送一则重要新闻,经……批准…………恢复高考…………择优录取…………xx广播电台,感谢您的收听。”
广播电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播放,所有听到的人都愣在原地,像是被吓傻了似的,不知所措。
所有人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人群里立刻欢呼沸腾起来。
有的人掩面痛哭,有的人相拥而泣…………
他们终于等到了!他们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宣传科的众人在听清楚画面内容后,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大家面面相觑,这消息来得也太突然了,大家有些没反应过来。
办公室里沉默了一分钟,下一秒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
“高考恢复了!你们听见没有?!现在恢复高考了!”
有的人立刻起身打电话,他们有亲人有朋友正是参考的年纪,有些人正在乡下劳作,未必能够及时听到广播,得赶紧去通知他们。
许知真在听到广播消息的那一刻,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虽然她知道高考迟早要恢复,但是没有亲耳听见这个消息,就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周怀山也难掩激动,从训练场下来后第一时间就跑到了宣传科。
许知真下班后一走出门,就被周怀山紧紧抱住了,整个人都被他抱起来转了一圈。
“真真,你能上大学了!”
周怀山心情激动,他知道这段时间里真真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常看书看到深夜。
过去了那么多个月还没有半点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他都差点要觉得不可能了。
没想到好消息来得如此突然,真真的努力没有白费。
许知真拍了拍他结实的臂膀,脸颊微红,“你快放我下来,等会儿被人看到了。”
周怀山把人轻轻放在地上,手却紧紧抓着不放,笑着轻声说道,“真好,你可以上大学了。”
许知真唇角微勾,明显也很高兴,“走,我请你去食堂吃好吃的!”
此时全国各地的车间里、田埂间、农场里……无数的年轻人都振奋了起来。
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完成了手头上的工作,然后立刻投身于复习中去。
但是这些准备报名参考的人中,大多数都是早已离开学校的考生,他们要复习,那么教材从哪里来?资料又从哪里来呢?
考生中有基础知识扎实的,但更多的是没有念过高中的人,有些人甚至连初中都没有念完。
就这样一批素质参差不齐的考生,即将迎来改变命运的一场考试,所有人都想尽办法去找书找教材。
有人想起了之前曾经出版过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可是现在书店也买不着,很多书籍早就被烧了,也就只能在废品站碰碰运气了。
于是全国各地的废品站都掀起一阵热潮,每天都有不少知识青年来往穿梭于其中,就为了能够找到一本教材书。
有的人运气好,还真被他给找到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顿时欣喜若狂。
周围的同学朋友纷纷把人围住。
“诶,你这书能不能借我两天,我手抄一份,很快就还你!”
“你先借给我,我花钱跟你租两天,一天两毛钱!”
“我出五毛钱!先借给我!!”
“我我我!你先借我!平时我和你关系最好了,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一时间,拥有这一套书的人成了香饽饽,所有人都紧盯着他们怀里的书。
于是有的人买到书了也不敢外传,生怕被别人给惦记上,只能自己偷偷地在被窝里学习。
但有些人却比较大方,像各地的知青们,关系好的会共用一本书。
还有些索性将所有要参考的人集结起来,让大家一块儿抄书。
抄书大家都会,但是能看懂多少,学会多少,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pS:宝子们我明天再补一章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