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尚书公子,仙剑之逍遥剑侠志,天之说,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人入席,见桌旁只有刘夫人一人,林月如好奇问道,“姨娘,怎么不见姨夫呢?”
“嗨,晋元他父亲身居礼部尚书,这不是快要到科考的日子了,加上这几日又有外国使团进京面圣,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说来也有几日未归,咱们不等他,先吃吧。”刘夫人见二人有些拘礼,便率先动了筷子,李逍遥和林月如便也开动起来。
席间,林月如问起刘晋元和彩依是如何相识,最后又缘何喜结良缘,刘夫人便放下筷子慢慢说道,“这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了,那个时候晋元听说你举办比武招亲,便不顾阻拦去苏州找你还有你父亲,后来离开苏州踏上返京的路,谁知路过苏州境内的白河镇一带,不知是何原因竟在郊外路边晕倒,幸好被刚好经过的彩依发现,送到附近医馆寻求医治,待其清醒后陪同晋元回了京城。说起彩依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父母双双被贼寇害了,如今也是孤苦伶仃,我和晋元他父亲见其可怜,对晋元又有救命之恩,便收留了她,晋元生了病后脾气变得愈加暴躁,府中丫鬟不少都被其撵走,唯有彩依不厌其烦的伺候晋元,而且用家传的草药为其救治,我们心想,一来彩依这孩子和晋元有缘,二来也想为晋元张罗门亲事冲冲喜,后来的事情你们便知道了。”
“真是天赐良缘。”一旁大口吃着菜的李逍遥听了刘晋元的经历感叹道,却被林月如狠踩了一下脚,“把东西咽下去再说话!”
晚饭过后天色已晚,林月如称京城的河灯甚是好看,要带李逍遥去见识见识,刘夫人便嘱咐二人早些回来,并安排丫鬟为二人准备了客房。
内城的河灯不如外城的河灯种类数量繁多,观看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听本地人说外城龙津桥的河灯甚是壮丽,二人便向南走去,从朱雀门出去后过了不远便到了龙津桥。
“传说,人们将寄托和祝福写在河灯里,随后将其放入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泊,河灯飘得越远,亮的时间越长,愿望将更容易实现!”林月如从桥上叫卖的商贩手中买了两盏河灯,交给李逍遥一盏,“李大哥,我们也写点什么吧。”
“你写什么呢,让我看看。”
“不给!不给!”
“那我可抢了!”
“你敢!”
一艘艘楼船停靠在河堤旁,船上的人们推杯换盏,水面上千万盏河灯随着徐徐晚风和涓涓水流慢慢游荡着,飘摇着,用那小小的身形、明亮的烛光,去圆着无数人心中的梦。
次日清晨,尚书府内众人正在吃着早饭,忽然府内下人跑来报信,称尚书台传来消息,老爷这几日公务繁忙,便不回家住了,请夫人受累打理府中上下,刘夫人闻言叹了口气,却也无可奈何。
“李少侠,去蜀中的商队我已差人帮你打听了,你尽管放心,此去蜀地千里之遥,也不差这一日半日,你们在京城多逛几天,多去找晋元谈谈心,也当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刘夫人对李逍遥和林月如请求道,李逍遥一口答应,刘夫人又对林月如说道,“京城内外有不少有趣的地方,你们这两日可以逛一逛,听闻郑门外新搭了个戏台子,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刘夫人还为李逍遥和林月如定制了新衣,此时命丫鬟递了上来,二人见状表示感谢。刘夫人知道李逍遥出身平头百姓,担心其不适应达官贵人的服饰,为其定制的款式也较为平常些,但用料却是极好,李逍遥看在眼中,再次感谢刘夫人的心意。
二人本想叫上刘晋元一同出行,可彩依称刘晋元如今身体虚弱,在院子里走动已是极限,二人便只好走出尚书府,边走边计划着到哪看一看。
京城内管制颇多,幸好有了刘夫人给的尚书府腰牌,方给二人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二人先到昨日未能参拜的大相国寺拜了拜佛祖,又到西街品尝了当地有名的小吃灌汤包和桶子鸡,见识了城内染坊的染色工艺,还乘坐了内河上的花雕游船,直到下午,二人都有些累了,想起早晨刘夫人说的新开的戏台,便打算听听戏,歇歇脚。
二人行至郑门外,果然见到那新搭起的戏台,台上不少人正在忙乎着,看样子就快到了开场时间。
此时不是高峰时段,二人寻了个视野不错的位置坐下,李逍遥还买了花生糕和杏仁茶用来边看边吃。
随着一声响锣,戏便开场了,这一场演的是着名戏目《水漫金山》。
“为什么是金山?不是银山铜山铁山呢?”坐在李逍遥身后的小孩向身边大一点的孩子问道,那大些的孩子则一本正经说道,“笨,金山比银山铁山更值钱啊,这你都想不明白!”
“哼,就你知道的多!”小孩不满说道,“那你知道这故事讲了些什么么?”
“这有何难?就是一个叫许仙的人类和一个叫白素贞的蛇妖女相恋的故事,后来蛇妖女被老和尚法海抓起来关在雷峰塔里了。”大些的孩子解释道,“你好好看着,戏要开始了!”
“你都知道剧情了,为何还要来看戏?”小孩不解。
“你懂什么,这就叫情怀,即便看上千遍万遍也不会厌倦,等你长大了些便会懂了!”
“想不到无双美质今双遇,分明是第一佳人第一仙,二位娘子听我言,贵姓高名何方住,为何的冒雨冲风到此间?”许仙扮相的戏子率先开了腔,引得台下观众一阵叫好。
“乍闻此言暗含笑,半是欢喜半羞渐定晴把那许仙看,目秀眉清非等闲。”扮作白娘子的是一十六七岁的女子,年纪虽小,唱功却出奇的好,短短几句戏词便又带起台下一阵掌声。
“奴家住杭州城黑竹巷,今年虚度十八秋,祖居云南年深久,如今寄居在杭州。”
“鄙人也在城南住,姓许名仙家业寒,今日游湖归来晚,偏遇天气雨连绵!”
“这秀才胆大似狂颠,听他的话头真有趣,奉劝娘子休错过,何不学那文萧配彩鸾?”扮演小青的这位并非女子,而是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反串,其扮相滑稽、唱腔底子足,更是让许多观众捧腹,还有不少人向台上扔着赏钱。
“人间天上无双美,玉洞金屋巧姻缘。”
当最后演到法海将白娘子打入雷峰塔时,林月如感慨道,“哎,人妖殊途,即便相恋可又不被世俗接受,人妖相恋,这情字又有谁能解呢?”
“哇,想不到你也能说出这么多愁善感的酸话。”李逍遥嘲讽道,林月如听后狠狠捏了李逍遥耳朵一把,“好好听你的戏!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曲终人散,戏班子演完这场戏后便开始休息,准备下一场的活计去了,李逍遥和林月如便返回到尚书府中,先向刘夫人请安,又到后花园看望了一番刘晋元,随后便与刘夫人共用晚餐,餐桌上刘夫人告诉李逍遥已经打探到发往蜀中的商队,将在十日后启程,李逍遥闻言表示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