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少女青涩情窦初开 传国玉玺权作诱饵(3),武英殿,钟月玄晖,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乌哈葛图汗、也就是顺帝被南朝赶出大都回到草原后,过去的工匠们逃的逃,死的死,轻易见不到了。南朝又严禁铁器外输,毡包里安个铁锅都成了稀罕物,怕是拿不出铁器来打造兵器啊!”

马哈木不大情愿地点点头,继而再次好奇地看看答里巴,新可汗的这等长进真是他始料未及的。他扔了一句“我再想想办法。”站起来就出去了,把一个还想和他说话的可汗孤零零撂在了大帐里,满眼的迷惑,满脸的委屈,满心的不满。

“皇上,我就猜着阿鲁台就封,反应最快的是马哈木,果不其然,和宁王阿鲁台的谢恩使臣还未到,顺宁王的贡使暖达湿就到了。”杨荣说着,把李贤译过的折子还到皇帝手中。

永乐即位以来,这是第二次巡幸北京,说心里话,他虽是九五之尊,可在南京,冥冥之中总能感觉到身不由己的别扭和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自在,到了北京,就大不一样了,严酷的冬日他体验的是风清气爽,连炎热的夏日都是舒适宜人。住在比南京的宫室小很多的 由承运殿右殿改造过的武英殿里,他的心却不因殿小而窄小,相反,反倒有了居高而立、 俯瞰天下的舒畅,心气顺了,做起事来也就顺畅。

此时,他又展开那个折子,仔细翻看了一回,脸上浮出一丝轻蔑的笑意:“朕也有同感。原想着,鞑靼在东,瓦剌在西,姑且叫它东蒙古、西蒙古,那么广袤的地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只要愿和我大明通好,朕一视同仁,遣使臣,开边市,互惠互利,不分彼此,想不到封了阿鲁台,顺宁王马哈木就坐不住了。他说他要把故元的传国玉玺给朕送回, 担心阿鲁台邀夺,奏请朝廷剪灭阿鲁台,笑话?朕会为一方玉玺去杀掉新封的和宁王?且 那玉玺还不知是谁仿造的呢!”

“皇上明鉴。”夏原吉说,“据传,秦始皇那方和氏璧的玉玺还是传至了唐末。流寇黄巢的大将朱温降唐又废唐而建立梁朝,五代开始。不久,梁又被后唐取代,传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竟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从此下落不明。如皇上所言,元之玉玺还不知是哪方人士纂造的。”

“也不尽然。”永乐得到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据朕所知,根本就没有和氏璧的传国玉玺。赵国败亡后和氏璧即杳无音信,你想,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的宝物,秦始皇能不知道?若真从赵王宫里得到了,那么好大喜功的人,他会不炫耀?而史书中只字未载已说明问题。据云,秦皇统一六国后,用陕西蓝田之玉雕琢了一方‘皇帝之玺’,后世误以为是价值连城的和氏之璧,于是乎,千百年来,多少人为得此玉玺而大动干戈!今天, 一个小小的部族头领也拿了所谓的传国玉玺来要挟于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人言胸中万卷,笔头千字,我看皇上的胸中岂止万卷?河流山川随语所点,历代典故信手拈来,一部二万余卷的《永乐大典》倒不如皇上探囊取物的直抒胸臆啊!” 礼部尚书赵羾适时奉承,众人都笑了。

永乐摆摆手,示意大家回到正题,他说:“真真假假的传国玉玺,这一层对瓦剌先不要说破,马哈木若真把它当成一份稀世珍宝来敬献,朕若轻之或慢待了,岂不拂了他的美 意?只当它是真的。幼孜,草一封敕书,就说人君之治,上应天意下在德行,大明之兴又岂在一方玉玺?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必顺乎天意,玉玺虽重,却不能完全表达天意。 顺宁王既有玉玺,宜善自珍藏,他日或许有不期之用。”

到底谁的不期之用,没说,皇上要不要,也没说,至于派重兵迎取玉玺或剿灭阿鲁台, 更是只字不提,千里迢迢到了北京,得了这样一份回函,暖达湿不得要领,想着见了顺宁王还不知要受什么责罚呢。他悄悄地找到海童,要海公公再跟皇上说说,可这等重要的政事海童岂敢干预?那不是“干政”吗,皇上一怒就有可能把他杀了。暖达湿又去找黄俨, 黄俨更是滑得像泥鳅,私下里虽收了瓦剌不少好处,此时却避而不见,气的暖达湿恨不得 一刀将这个阉竖剁了。毫无办法,只好悻悻然离开了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吸渣系统

花花流浪

原神:从丘丘人萨满开始

路过的看客

大唐小医师

莫问前方

重生回来,该报的仇就得马上报

雨路的露

末世觉醒王之能力,坐拥无数美女

从前有只汪

浮空岛求生:我能看见血条

敷衍不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