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楚王回到方城,夜里敲城门。鬻拳在城门内问:“国君打胜仗了吗?” 楚王说:“战败了!” 鬻拳说:“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巴国是个小国,您亲自带兵却战败了,难道不被人笑话吗?如今黄国不来朝拜楚国,如果讨伐黄国取胜,还可以自我解脱。” 于是紧闭城门,不让楚王进城。楚王愤怒地对军士们说:“这次出征如果再不能取胜,我就不回去了!” 于是移兵讨伐黄国。楚王亲自击鼓,士兵们拼死作战,在踖陵打败了黄国的军队。当天夜里,楚王住在军营中,梦见息侯怒气冲冲地走上前说:“我有什么罪过,你要杀我?又霸占我的疆土,奸淫我的妻子,我已经向上帝申诉了!” 说完,用手扇楚王的脸颊。楚王大叫一声,醒来后箭伤迸裂,血流不止。他急忙传令回军,走到湫地时,半夜就去世了。鬻拳迎接灵柩回国安葬。长子熊艰继位。鬻拳说:“我两次冒犯国君,纵然国君不杀我,我又怎敢苟且偷生?我要到地下追随国君!” 他对家人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葬在城门的曲城之下,让子孙知道我是守城的人。” 于是自刎而死。熊艰怜悯他,让他的子孙世代担任大阍。先儒左氏称赞鬻拳是爱国君,史官写诗反驳道:“谏主如何敢用兵?闭门不纳亦堪惊。若将此事称忠爱,乱贼纷纷尽借名。”
郑厉公听闻楚文王去世的消息,十分高兴,说道:“我没有忧患了!” 叔詹进谏说:“我听说‘依靠别人会面临危险,臣服别人会遭受屈辱。’如今我们的国家处在齐国和楚国之间,不是受辱就是有危险,这不是长久之计。先君桓公、武公以及庄公,三代人都担任王朝的卿士,因此在列国中地位尊崇,能够征服诸侯。如今新王继位,听说虢国和晋国前去朝拜周王,周王设宴款待他们,并且赏赐了五双玉和三匹马。您不如也去周朝进贡朝拜,如果能借助周王的恩宠,恢复先世卿士的事业,即便面对大国,也不用畏惧。” 厉公说:“好主意。” 于是派遣大夫师叔前往周朝,请求朝拜周王。
师叔回来报告说:“周室大乱。” 厉公问:“乱到什么程度了?” 师叔回答:“从前周庄王有个宠妾叫姚姬,人称王姚,她生了个儿子叫颓,庄王很宠爱他,还让大夫蒍国做他的老师。子颓生性喜欢牛,曾经养了几百头牛,他亲自喂养这些牛,用五谷来喂,还给牛披上绣有花纹的布,称它们为‘文兽’。子颓出入的时候,他的仆从都乘坐牛出行,肆意践踏,毫无顾忌。子颓还暗中结交大夫蒍国、边伯、子禽、祝跪、詹父,往来十分密切。在厘王在位的时候,也没有禁止他们。如今新王即位,子颓仗着自己是新王的叔叔,更加骄横。新王厌恶他,就压制他的党羽,剥夺了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新王又因为在王宫旁边修建苑囿,蒍国有个菜园,边伯有座房屋,都靠近王宫,新王就把它们都征用了,用来扩大苑囿。还有膳夫石速进献的膳食不精致,新王发怒,革除了他的俸禄,石速也因此怨恨新王。所以这五位大夫和石速一起发动叛乱,拥立子颓为君,攻打新王。幸亏周公忌父和召伯廖等人拼死抵抗,叛乱众人没能取胜,于是逃到了苏地。从前周武王的时候,苏忿生担任王的司寇,立下功劳,被称为苏公,周武王把南阳的田地赐给他作为采邑。苏忿生死后,他的子孙被狄人控制,于是背叛周王,去侍奉狄人,而且也不把采邑归还给周朝。桓王八年,周王就把苏子的田地赐给了我们的先君庄公,用来交换我们靠近周朝的田地。从那以后,苏子和周朝的嫌隙越来越深。卫侯朔厌恶周朝拥立黔牟,也一直心怀怨恨,苏子于是拥戴子颓逃到卫国,和卫侯一起率领军队攻打王城。周公忌父战败,和召伯廖等人拥戴新王逃到鄢地。这五位大夫尊奉子颓为王,但人心并不归服。您如果兴兵护送新王复位,这可是流芳万世的功劳啊。”
厉公说:“说得好。不过,子颓懦弱,他所依仗的不过是卫国和燕国的军队罢了,那五位大夫成不了什么大事。我再派人去跟他讲道理,如果他能悔悟,停止祸乱,迎回天子,自己主动认罪,还能保住富贵。不然的话,他退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像藩国一样称臣,还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希望王子能尽快做出决定!” 厉公一方面派人到鄢地迎接周王,暂时让周王到栎邑居住。因为厉公曾经在栎邑居住了十七年,那里宫室整齐。另一方面派人给王子颓送信,信中写道:“我听说以臣子的身份冒犯君主,叫做不忠;以弟弟的身份侵犯兄长,叫做不顺。不忠不顺,天灾就会降临!王子您误听奸臣的计谋,放逐了君主,如果能悔悟,停止祸乱,迎接天子,约束自己,承认罪过,还能不失富贵。否则,退到偏远之地,像藩国一样称臣,还能向天下人有所交代。希望王子能尽快考虑!”
子颓收到信后,犹豫不决。五位大夫说:“骑在老虎背上,就没办法再下来了。哪有已经位居天子之位,却又要退回到臣子之位的呢?这是郑伯骗人的话,不能相信。” 子颓于是赶走了郑国的使者。郑厉公于是到栎邑朝拜周王,接着拥戴周王袭击成周,夺取了传国的宝器,又回到栎城。这一年是惠王三年。
这年冬天,郑厉公派人约西虢公一起起义兵,护送周王复位。虢公答应了。惠王四年春天,郑、虢两国国君在弭地会师。夏四月,他们一同攻打王城。郑厉公亲自率兵攻打南门,虢公率兵攻打北门。蒍国急忙敲开宫门,求见子颓。子颓因为正在喂牛,还没喂完,没有马上接见他。蒍国说:“事情紧急啊!” 于是假传子颓的命令,让边伯、子禽、祝跪、詹父登上城墙防守。周地的百姓不顺从子颓,听说周王来了,欢呼声如雷,争相打开城门迎接。蒍国正在起草国书,打算派人到卫国求救。国书还没写完,就听到钟鼓的声音,有人来报告说:“旧王已经进城,正在朝堂上呢!” 蒍国自刎而死。祝跪、子禽死在乱军之中。边伯、詹父被周地的百姓绑起来,献给周王立功。子颓从西门出逃,让石速赶着那些文牛作为前队,牛身体肥壮,行走缓慢,都被追兵俘获,子颓和边伯、詹父一起被斩首。髯翁写诗感叹子颓的愚蠢:“挟宠横行意未休,私交乘舋起奸谋。一年南面成何事?只合关门去饲牛。” 还有一首诗说齐桓公既然已经成为盟主,就应该倡导大义,护送周王复位,不应该让郑国和虢国去做这件事,诗中写道:“天子蒙尘九庙羞,纷纷郑虢效忠谋。如何仲父无遗策,却让当时第一筹?”
惠王复位后,把虎牢以东的土地以及王后的鞶鉴赏赐给郑国。把酒泉的城邑以及几个酒爵赏赐给西虢公。两国国君谢恩后回国。郑厉公在途中生病,回到郑国后就去世了。群臣拥立世子捷即位,这就是郑文公。
周惠王五年,陈宣公怀疑公子御寇谋反,就杀了他。公子完,字敬仲,是厉公的儿子,和御寇关系很好,他害怕被诛杀,逃到了齐国,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一天,桓公到敬仲家喝酒,十分高兴。天色已晚,桓公还想要蜡烛,继续畅饮。敬仲推辞说:“我只占卜了白天招待您,没有占卜晚上,不敢点上蜡烛继续招待。” 桓公说:“敬仲真是有礼节啊!” 赞叹着离开了。桓公认为敬仲贤能,让他在田地食邑,他就是田氏的祖先。这一年,鲁庄公为了谋划婚事,和齐国大夫高傒在防地会面。
鲁夫人文姜,自从齐襄公死后,日夜哀痛思念,于是得了咳嗽的疾病。内侍请莒国的医生来诊脉。文姜长时间独居,难以抑制内心的欲望,于是留下莒国医生吃饭,和他私通。后来莒国医生回国,文姜借口就医,两次前往莒国,住在莒国医生家里。莒国医生又推荐其他人来代替自己,文姜年纪越大,行为却越发放纵,然而始终遗憾比不上和齐襄公在一起的日子。周惠王四年秋七月,文姜病情加重,最终在鲁国的别宫去世。临终前,她对庄公说:“齐国的女子如今已经十八岁了。你应当尽快迎娶,以端正六宫之位。千万不要拘泥于守丧三年的制度,让我在九泉之下也牵挂不安。” 又说:“齐国正在图谋霸业,你要谨慎地侍奉他们,不要废弃世代的友好关系。” 说完就去世了。庄公按照正常的礼仪安葬了她。他遵照母亲的遗命,这一年就想商议婚事。大夫曹刿说:“大丧还没有结束,不能太着急。请等三年守丧期满后再进行。” 庄公说:“这是我母亲的命令。在守丧期间操办婚事太匆忙,守丧期满又太迟,我们选择一个折中的时间吧。” 于是在一年之后,庄公和高傒重申之前的约定,请求亲自前往齐国,行纳币之礼。齐桓公也因为鲁国的丧事还没有结束,请求延缓婚期。直到惠王七年,婚事才最终确定,选择秋天为良辰吉日。当时庄公在位二十四年,已经三十七岁了。他一心想要取悦齐国的女子,凡事都极尽奢侈。又想到父亲桓公死在齐国,如今又要迎娶齐国的女子,心里始终不安,于是重建桓公的庙宇,把柱子漆成红色,雕刻了椽子,想要以此来取悦死去父亲的灵魂。大夫御孙恳切地劝谏,庄公不听。这年夏天,庄公前往齐国亲自迎接新娘。到了秋八月,姜氏来到鲁国,被立为夫人,这就是哀姜。鲁国大夫的妻子们,按照拜见国君夫人的礼仪,全都献上礼物。御孙私下感叹说:“男子的见面礼,贵重的是玉帛,轻的是禽鸟,用来彰显身份。女子的见面礼不过是榛子、栗子、干肉,用来表达虔诚。如今男女的见面礼一样,这是没有区别了。男女有别,是国家的重大礼节,却被夫人扰乱了,她恐怕不得善终吧?” 自从姜氏嫁到鲁国后,齐国和鲁国的关系更加稳固了。齐桓公又和鲁庄公联合出兵攻打徐国、攻打戎族,徐国和戎族都向齐国臣服。郑文公见齐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担心齐国侵犯自己,于是派遣使者请求结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