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生存之道:不闻不问,不管闲事
自然之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生存之道:不闻不问,不管闲事,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自然之美,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完这一番话,周文心中暗自记下了刘备这个名字,能得到顾辰如此重视的人确实少见。
现在的长沙已残破不堪犹如一块香甜诱人的肥肉,在刘表和孙策之间让人垂涎欲滴。
顾辰对着身边随侍问道:“诸位谁能担任镇守长沙的大任?”
闻声后的周文陷入了短暂思考状态,这样关键的战略地点只有最忠诚又能征善战之人可承担职责。
勇将丁飞倒是不错人选之一,其部队现驻扎分散于长沙各个区域,然而这样一来庐江一带防守水军力量就更加单薄了。
至于王虎虽勇气十足,不过尚缺乏独当一面带领大军的经验且不适合最佳选荐。
因此,顾辰果断宣布了他的计划,“我认为由郑刚出任长沙太守,同时让马腾召集各地区士兵组建第四军部署在此。”他转向周文补充说道。
见对方仍旧沉思,他又继续解释道:“让郑刚专注民事事务,如地方官僚任命税收储备等工作以管理本地行政事务;而军事方面则完全交托给善于统兵打仗的马腾,让他专责操练及防御准备。”
对此建议得到周文肯定回答:“此举可行,眼下我们可重用之人才有限。只要有掌控军队实权的能力,即便放任一些新近投降者参与地方政务亦无妨。”
随后顾辰便命令身边的侍从,“速传郑刚前来相见!”
片刻之后,带着千余名援军到来的郑刚快步奔至城头,恭敬作揖道:“末将郑刚叩见州牧大人。”
紧接着一场关于治理策略的对话随即开始……
待所有安排完成后顾辰启程回到庐江郡皖县暂时驻扎,并且继续静观其变等待曹操方面的行动。
正如苏静文所说,整个刺史府除了一个年迈的仆妇,再无其他女性,因为李辰不喜欢被拘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就没有留下任何年轻女子。
那个女乞丐泪眼婆娑地望着李辰,在地上长跪不起,说道:“大人,我能做很多事情,请您收留我吧。我不要求任何回报,只希望能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就行。”
对于敌人,李辰能够毫不手软,但面对泣不成声的柔弱女子,他却显得毫无办法。
“行了,别哭了。先起来,暂时去刺史府帮工吧。”
那名乞丐心中一阵狂喜,赶紧磕头致谢,随后跟随在李辰身后的人群离开。
近期九江地区发生了骚乱。这些难民不知道是自发前往庐江郡,还是由王浩刻意安排的,然而对于李辰而言,无论如何都是积累利益的好机会。因此韩德辉立刻建议在皖县建立慈善庄以吸引难民投靠,至今已经有近千人到达皖县,并安置在流动难民营中。
但在十一月中旬,一匹快马奔驰至皖县,彻底打乱了李辰原本平静的生活。
在刺史府书房里,一名满身风尘的大汉弯腰向李辰行礼:“大人的提醒至关重要,我是张常公派遣来的特别信使,奉命汇报重大情报。”
张常?这可是那位前几日前来庐江郡宣读皇帝诏书的太监。那时李辰还特意送了不少礼物给他。
李辰语气低沉地询问道:“原来你是张公派来的使者,请问有什么事情需要传达?”
大汉毕恭毕敬地答道:“不是具体指令。只是张公让州牧大人提前做好准备——丞相王浩正计划册封州牧为后将军职位,一起接受朝廷号召征讨林超!”
\"后将军?”
李辰心下一惊。这是何等毒计,摆明了是让历史重蹈覆辙啊。过去周全就是通过这个职位积累实力后逐渐消亡。
李辰摇了摇头,“凭我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烦请转达我的谢意,我立即上表认罪并将自行贬降为普通刺史。这后将军之职,万万受之有愧。”
那男子又补充说:“即便拒绝这一头衔,还有一件更重要的消息。有人将到此地接替您的管理位置。”
听到这里,李辰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凉气。“什么人要来?”
那人缓缓回话,“朝中大员陈远,因为在许昌推崇阁下撰写的社会准则引发与丞相的矛盾。盛怒之下的丞相当即将其削官为庐江刺史,目前尚待返回京城后的正式命令公布执行。”
提到陈远这个名字,李辰心中咯噔一下,绝不可以让他涉足本地政务。此人虽然学术水平颇高、口碑极佳,却完全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事务。他对政治充满理想化的认知,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
公元217年,当姜维袭击青州时,守卫部队损失惨重只剩数百名战士仍在战斗。箭矢密集如雨落下,城内敌军几乎兵刃相对,而陈远仍然安坐在书桌旁阅读经典,镇定自若地笑谈不辍。最终晚上城破时他匆忙逃离北方,并且家眷也被敌人全部俘获带走。
这种类型的领导者怎么能掌权自己的战略核心区域呢?所以必须设法避免这样的局面发生才行。
李辰拱手向信使郑重道谢: “请代表我向贵人诚挚致谢。同时烦请捎信给我一句话,本人永远感激这份恩情,决不敢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