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圣女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奇经八脉之冲脉的不解之谜,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天山圣女果,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思邈拿起一根艾条,点燃后悬于我太冲穴上方,让我感受温热之力渗透穴位的奇妙感觉。“艾灸太冲穴,能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对于体质虚寒、气血瘀滞的人来说,艾灸太冲穴可起到很好的保健与治疗作用。在艾灸过程中,你要用心感受温热感的传导与扩散,体会穴位被激发后的奇妙反应。”我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感受着那股温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体内缓缓流淌,从太冲穴开始,逐渐向四周扩散,让我全身都感到放松与舒适。

除了太冲穴,与冲脉相关的穴位还有很多。比如气冲穴,它位于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 5 寸,距前正中线 2 寸处,是冲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气冲穴既能调节冲脉气血,又能疏导胃经经气。在临床上,气冲穴常用于治疗因冲脉气血不畅导致的少腹疼痛、疝气等病症,同时对胃经气血阻滞引起的下肢痿痹、麻木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当人体冲脉气血瘀滞,少腹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出现少腹疼痛,此时针刺或按摩气冲穴,可疏通冲脉与胃经的气血,使疼痛得以缓解。

再如关元穴,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 3 寸。关元穴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同时也与冲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关元穴能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在调节冲脉气血方面,关元穴起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对于冲脉气血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妇科病症,以及男子遗精、阳痿等生殖系统疾病,艾灸或针刺关元穴,可激发人体元气,促进冲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从而改善病症。在艾灸关元穴时,通常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方 2 - 3 厘米处,或在穴位上放置一片姜片,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每次艾灸 15 - 20 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为度。长期坚持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对养生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三阴交穴也与冲脉密切相关。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它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由于冲脉与肝、脾、肾三经在气血运行和生殖功能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三阴交穴在调节冲脉气血和治疗妇科病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三阴交穴通过调节肝、脾、肾三经的气血,进而调节冲脉气血。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不孕等妇科病症,针刺或按摩三阴交穴,可起到健脾益气、疏肝理气、补肾益精的作用,从而达到调理冲脉、治疗病症的目的。在针刺三阴交穴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如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一般来说,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多采用补法;体质壮实、气血瘀滞者,多采用泻法;而病情较为复杂、虚实夹杂者,则采用平补平泻法。

公孙穴同样与冲脉有着特殊的联系。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它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同时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公孙穴能健脾益胃、调理冲任、通调气血。在临床上,公孙穴常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病症,以及因冲脉气血失调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当人体脾胃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影响冲脉气血的充盈时,刺激公孙穴,可健脾和胃、促进气血生成,从而调节冲脉气血。对于痛经患者,若伴有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针刺公孙穴,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既能缓解痛经症状,又能改善脾胃功能。

我一边听着孙思邈的讲解,一边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各个穴位的位置,努力记住冲脉的循行与相关穴位的联系。心中不禁对这些看似简单的穴位充满了敬畏之情,它们就像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个神秘开关,掌握着人体气血运行与健康的奥秘。同时,我心中也充满了好奇,这冲脉在实际病症中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呢?带着这份好奇与期待,我更加专注地聆听孙思邈的每一句话,渴望从他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中,探寻到更多关于冲脉的秘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斩神:靠BKing行为觉醒禁墟

沉浸式摸鱼

快穿之病娇大佬宠上瘾

广君林夕

我发癫后,全家反派都从良了!

纵里

魂穿小燕子之不止爱情

晚风吹行舟远行

不朽之境:永生的追寻

雨欣梦

江湖不归路:血染征途

黑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