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所长例会
西北有朵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所长例会,重生体制,从乡镇起飞,西北有朵云,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农民工一般是流动性和季节性的,说简单点,就是干活拿钱,工作时间不长,一般一个工地不到一年时间。”
“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和农民工之间没有签订用工合同。”
“大家都知道,没有正式签订合同或者协议,一旦发生纠纷,那就是各凭一张嘴。”
“我看了一下,我们乡这些年,光是类似的拖欠工资调解案,就多达上百件,占总调解的90%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个拖欠工资的事情解决了,我们辖区的案件、甚至全县的案件将会下降90%。”
“到时候,说难听点,我们没有调解案子可做了。”
“那么,我们政府或者监管部门,就应该想办法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要想从源头上解决,我认为,一个是要推动立法,比如,规定用工单位要与工作半年以上的工人签订用工合同。”
“最重要的是另一个,有的工人就喜欢利用农闲时候,出去打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干完活拿钱走人。”
“这样的情况,签合同也不合适。”
“我的想法是,参照施工单位参与招投标缴纳投标保证金的模式,只要你这个施工单位中标后,要使用农民工,那就必须向当地人社部门缴纳一定的工资履约保证金。”
“这样才能给你核发开工许可。”
“我们信访、综治、公安等部门在检查工作时,可以把是否缴纳履约保证金作为重点检查内容。”
“这样,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或者说是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治理。”
“最后,建议把以此次信访事件为契机,形成详细的报告,并在最后提出上述意见建议,通过信访或者司法的渠道向上报送。”
何凡说完后,看向所长。
许辉和其他两人已经目瞪口呆了。
尤其是许辉,从何凡开始发言时的漫不经心,到慢慢的坐直身体,再到拿起笔快速记录。
直到何凡说完,他还有点意犹未尽。
他想,这肯定就是乡长说的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吧。
没想到,乡长的意图,竟然被何凡回答了。
不谋而合!
难道真的有天赋异禀?
此时,许辉突然回想起上午何凡的出谋划策,感觉这个新入职的小年轻比江伟和俊光简直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许辉听完沉默了许久,像是在消化何凡刚才讲的东西。
“小何,你讲的非常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
许辉说着,居然掏出一根烟,还给江伟和俊光、何凡分别扔了一根。
也不管几人抽不抽,自己点上以后,把打火机扔给了江伟。
“小何,说实话,我是下户沟乡本地人,我一直渴望能给乡亲们做点事情,但是苦于自身能力限制。”
“你今天的提议非常好,让我重燃了为群众办事的希望。你入党没有,我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何凡没想到自己一个发言,引起了所长的真情流露。
他也是仔细回忆了一下前世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先进做法,结合两世的工作经历,提出的建议措施。
“所长,我还没入党,等会我就写入党申请书。”
何凡说完心想,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掉了。
以后要想提拔,党员身份很重要啊。
“嗯,很好,这样,小何,按照你刚才的意见,你负责撰写报告,其他工作先不给你分派,给你五天时间,够不够?”
“好的,所长,保证完成任务。”
“好,散会。”
许辉拿着笔记本回到办公室,他非常高兴,一方面,乡长说的话,他终于搞明白了。
另一方面,自己手下居然有了一个人才。
他看着窗台上那盆绿植,好像发了新芽。
他拿起花洒浇了点水,幼苗吸水后感觉又长高了一截。
他想起自己工作这么多年以来,平平稳稳的,没干出什么成绩来。
是该举一反三了。
许辉放下花洒,走出了办公室,步履坚定的向乡政府大楼走去。
他想,他要把人才推荐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