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羚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缘:本如此,王陈羚亦,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向东在单位仍然表现佛系,任何人问他,夸他,替他担心,他都是谦逊地笑笑,经常的回答是:“领导看得起,同事给面子,自己只不过是跟着锻炼锻炼罢了。”
其实只有他和殷桂芬私下单线联系或者是双休日去郑老师工作室上课路上和回家路上,俩个人才紧张而热烈地讨论着竞选过程和结局。
确实真正的竞争是产生在另外两个有较强家庭背景,有较好社会关系,也有一定专业与工作能力的同事之间。
后来这两个人在单位遇见了竟然连话也不愿意说了,看着像仇人一样,让许多遇到他们的领导和同事看着都怕,以至于之前被劝退的同事,都庆幸自己没有参与竞争,太他妈吓人了。
两个人背后的关系也到处活动。
俩个人的关系都到了殷桂芬那里,这里面也有殷桂芬的上级,有的还是殷桂芬的老领导。
但每一次殷桂芬都这么说:“您看看另外那个科员的某亲属我们也得罪不起,我们也不好明着帮忙,但您放心,该帮忙的时候,我肯定是帮咱们自家人!”
于是来找殷桂芬的上级和领导就体谅了殷桂芬的难处,也感谢了殷桂芬答应帮忙的承诺。
2012年,六月下旬开始时,单位里大家经常开始讨论谁会在最后的竞争中当选。
开始时的猜测,没有人认为刘向东会当选,大家都认为他是最后一个陪跑的,但当另外两个科员的竞争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都已经白热化时,不知是谁最先说:“他们俩这个样子,我看还不如让刘向东当科长好一点。”
然后就有人赞同,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赞同。
大家都觉得那两个有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同事这样强势,那以后他们当官了,如果谁不幸给他当了下属岂不是很恐惧?
群众的呼声慢慢地领导们也听到了,有的领导觉得有一定道理,于是他们开会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这个领导就把这个群众呼声拿出来说了。
当然也有反对的,但确实也有另外的领导赞同,他们认为这两个人的竞争和他们背后的关系,这段时间弄得他们经常私下里也不得安生,都得罪不起,也不知道应该帮谁。
殷桂芬也赞同地点点头,最后大家的意见是,领导班子和两个竞争激烈的科员分别谈话,把事情摆到领导和他们自己的小台面,问问他们的意见。
这个意见统一后,两天后,处里领导班子上午会见一个科员,下午会见一个科员。
分别和他们谈了现在的实际胶着状态,问他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心直口快的丁副处长甚至直接问他们:“你们两个的专业工作能力都很好,关系也足够硬,但科长的位置只有一个,你自己说,你觉得应该让谁当选?”
竞争的科员,虽然自己和家人上蹿下跳想当这个科长,但这一个月来,竞争得心力交瘁,现在看到领导们也为难,让自己选择,但俩个人的态度都是:“我不能当这个科长,你也不要想当!”
毫无例外,俩个人的回答都是:“刘向东!”
最后的结局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单位里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结果!
俩个人主动让贤的竞争对手,都分别私下找了刘向东,告诉刘向东,他是主动提名刘向东当这个科长的。
刘向东自然对对方表示千恩万谢,表示彼此以后做一辈子的兄弟,以后在仕途上一定鼎力相助!
刘向东把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殷桂芬,殷桂芬还是那句话:“在正式任命没有下来之前,仍然夹着尾巴做人,千万不要在公开场合得意忘形,小心功亏一篑!”
刘向东自然是言听计从。
在决定了科长的人选后,因为有一些流程要走,所以下一个星期,一直到星期五单位里都风平浪静。
一些同事会私下对刘向东说一声“恭喜”,但刘向东记着殷桂芬说的“夹着尾巴做人”,总是摇摇头,摆出谦恭的笑容,用“那里那里,不一定是我呐。”的模棱两可之类的话来应付。
但大家都知道这个科长职位肯定是刘向东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