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力破谣言稳改革
北山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力破谣言稳改革,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北山故人,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丝绸世家的老爷连忙点头:“是是是,我们马上照办。”
在房遗爱的强硬措施下,丝绸行业的谣言终于被彻底平息。农民们的丝绸又有了销路,他们对房遗爱感激不已。
“房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要不是您,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农民们纷纷说道。
通用票据的危机解除,丝绸行业的谣言也被平息,经济改革似乎又回到了正轨。但房遗爱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啊。”房遗爱望着远方,喃喃自语道。
就在房遗爱以为能稍微松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随着通用票据的广泛使用和商路贸易的日益繁荣,大唐的金融市场开始出现一些混乱的迹象。一些投机者利用通用票据的兑换规则,进行恶意套利,导致市场上通用票据的供求关系失衡,物价也跟着出现了波动。
“房大人,不好了!最近市场上物价涨得厉害,都是那些投机者搞的鬼。他们大量兑换通用票据,然后又在不同地区以高价抛售,赚取差价,搞得市场乌烟瘴气。”负责市场监管的官员焦急地向房遗爱汇报。
房遗爱听后,气得一拍桌子:“这些人真是胆大妄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走,咱们去市场看看。”
房遗爱来到市场,只见平日里热闹的市场,如今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商人们都在抱怨物价上涨,生意越来越难做。
“房大人,您可得管管呐!这物价涨得我们都快买不起东西了,生意也没法做了。”一个卖布的老板哭丧着脸说道。
房遗爱安慰道:“大家别急,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
房遗爱仔细观察了市场的情况,发现投机者们主要是利用不同地区通用票据兑换比率的微小差异进行套利。而且,他们还故意囤积货物,造成市场短缺,从而抬高物价。
“哼,这些人还真是狡猾。”房遗爱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得从兑换比率和市场监管两方面入手。”
房遗爱回到官府后,立刻召集相关官员开会。
“从现在起,统一通用票据在全国的兑换比率,消除套利空间。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囤积货物的行为。一旦发现投机者,严惩不贷!”房遗爱果断地下达命令。
“房大人,统一兑换比率容易,可这市场监管难度不小啊。这些投机者十分狡猾,总是能避开我们的监管。”一位官员面露难色。
房遗爱思索片刻后说:“这样,发动百姓举报。凡是举报投机者属实的,给予重赏。另外,增加市场巡逻的人手,明察暗访相结合,看他们还怎么钻空子。”
在房遗爱的安排下,一系列措施迅速实施。统一兑换比率的消息一经发布,投机者们的套利空间被大大压缩。而百姓们为了获得重赏,纷纷留意身边的投机行为,踊跃举报。
“房大人,我发现有个商人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准备高价出售。”一个百姓前来举报。
房遗爱立刻派人前往调查,果然发现了这个商人的囤积行为。他们将囤积的粮食没收,并对这个商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看你们这些投机者还敢不敢乱来!”房遗爱说道。
然而,就在房遗爱忙着整顿金融市场的时候,农业改革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大量农民参与到与商路贸易相关的农作物种植中,导致一些地区的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房大人,咱们有些地方的粮食产量减少了,万一遇到灾年,恐怕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啊。”负责农业统计的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房遗爱听后,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他再次深入农村进行调研。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种茶树、桑树能赚更多的钱,可粮食也不能忽视啊。万一遇到灾年,没了粮食,那可怎么办?”房遗爱对农民们说道。
一个农民无奈地说:“房大人,我们也知道粮食重要,可种粮食赚的钱太少了,一家人都快养活不了了。”
房遗爱明白农民们的苦衷,他回到长安后,和大臣们商议对策。
“各位大人,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既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不影响商路贸易相关农作物的种植。”房遗爱说道。
一位大臣建议:“房大人,我们可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这样农民种粮的收益增加了,他们自然就愿意种了。”
另一位大臣则说:“还可以对种粮的农民给予一些补贴,比如免费提供种子、肥料之类的。”
房遗爱听了大家的建议,觉得都有道理。
“好,就这么办。一方面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另一方面给予种粮农民补贴。同时,鼓励农民合理规划土地,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房遗爱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