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力破万难推改革
北山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力破万难推改革,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北山故人,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各位,大唐一直希望与贵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这次限制贸易,对双方都造成了损失。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谈判,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大唐谈判代表开门见山地说道。
邻国代表却一脸傲慢:“哼,你们大唐商品大量涌入,冲击了我们的市场,我们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
大唐谈判代表笑着回应:“贵国有所不知,大唐商品进入贵国市场,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但也促进了贵国商业的发展,给贵国百姓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大唐愿意在部分商品的关税上做出让步,以表达我们的诚意。”
邻国代表听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你们能做出哪些让步?”
大唐谈判代表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清单:“各位请看,在丝绸、茶叶等商品上,我们愿意降低关税。同时,我们也希望贵国能取消对大唐商品的进口限制,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
邻国代表们开始交头接耳,商量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的首领说道:“你们的条件,我们可以考虑。但我们也有一个要求,大唐必须保证商品的质量,不能以次充好。”
大唐谈判代表连忙说道:“这个请贵国放心,大唐一直注重商品质量,我们会加强监管,确保进入贵国市场的商品都是优质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邻国同意取消对大唐商品的进口限制,大唐也按照承诺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关税。
“太好了,房大人!贸易谈判成功了,咱们的商品又可以顺利进入邻国市场了!”负责谈判的官员兴奋地跑回来向房遗爱汇报。
房遗爱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这对咱们的贸易发展是个重大的好消息。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加强商品质量监管,确保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解决了贸易谈判的问题,房遗爱又把精力放在了与新贸易伙伴的合作上。使者们与那几个西方国家的谈判进展顺利,双方很快就贸易合作的细节达成了一致。
“房大人,我们和这几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议,以后大唐的丝绸、瓷器等特产就能源源不断地销往他们国家,同时,我们也能引进他们的香料和宝石。”使者们拿着协议,满脸笑容地递给房遗爱。
房遗爱接过协议,仔细看了看,满意地说道:“很好,这是咱们贸易发展的新契机。接下来,要尽快安排商队,开启贸易往来。”
然而,就在房遗爱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商路运输压力大增,原有的运输体系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房大人,现在贸易量越来越大,商路运输经常出现货物积压的情况。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影响贸易的正常进行。”负责商路运输的官员焦急地向房遗爱汇报。
房遗爱皱着眉头:“看来得对商路运输体系进行升级改造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得好好谋划谋划。”
房遗爱思来想去,觉得要升级商路运输体系,首先得从基础设施入手。他决定召集各路专家,包括道路修建、桥梁搭建以及运输规划方面的人才,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各位,如今商路运输压力山大,货物积压严重,咱们得想个法子升级这运输体系。大家都敞开了说,有啥好主意尽管提。”房遗爱坐在首位,目光扫过众人。
一个道路修建的老师傅率先发言:“房大人,依我看,这商路有些路段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大大影响了运输速度。咱们得先把这些路给修好,拓宽一些狭窄的地方,这样马车行走起来就顺畅多了。”
房遗爱点头称是:“老师傅说得对,道路状况确实得改善。但光修路还不够,运输效率也得提高。大家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时,一个年轻的运输规划师站了起来:“房大人,我们可以优化运输路线。有些路线绕来绕去,浪费了不少时间。重新规划后,能节省不少路程,提高运输效率。另外,咱们还可以增加运输工具的数量,比如多造一些马车,招募更多的车夫。”
房遗爱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但增加运输工具也得考虑成本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盲目增加,得有个规划。”
一位桥梁专家也发言道:“房大人,商路上有些桥梁承载能力有限,影响了大型货物的运输。我们可以加固或者新建一些桥梁,确保运输畅通无阻。”
房遗爱听了,高兴地说:“好,大家的建议都很好。咱们就从修路、优化路线、加固桥梁和增加运输工具这几方面入手。不过,这工程浩大,得一步步来。先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有工程的进度安排。”
于是,众人开始忙碌起来,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一份详细的商路运输体系升级计划出炉了。房遗爱看着这份计划,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期待的是这计划一旦实施,商路运输难题将得到解决;担忧的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就按这个计划来,不过大家要注意,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现有商路的正常运输,不能因为升级改造影响了贸易。”房遗爱对负责工程的官员们叮嘱道。
工程开始后,修路的队伍首先出发。他们带着工具,来到那些破损严重的路段,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嘿哟,嘿哟,把这坑洼填平咯!”工人们喊着号子,干劲十足。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修路需要大量的石料和木材,这些物资的采购和运输成了难题。
“房大人,石料场那边说最近石料供应紧张,价格也涨了不少。而且,运输这些石料的马车也不够用,这可咋办?”负责物资采购的官员焦急地向房遗爱汇报。
房遗爱皱着眉头想了想:“这样,一方面和石料场再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保证供应,适当降低价格。咱们大唐一直和他们有合作,相信他们会给点面子。另一方面,调配一些其他地方的马车来支援石料运输。同时,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石料来源,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按照房遗爱的吩咐,官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和石料场的谈判还算顺利,石料场老板考虑到长期合作关系,答应保证供应并稍微降低价格。新的石料来源也找到了,缓解了物资供应的压力。
可是,这边物资问题刚解决,另一边优化运输路线又出了状况。有些路线涉及到当地百姓的土地,百姓们担心修路会破坏他们的农田,纷纷出来阻拦。
“你们不能在这儿修路,这是我们的农田,修了路我们以后怎么种地?”一群百姓拦住施工队伍,情绪激动地说道。
房遗爱得知消息后,亲自赶到现场。“乡亲们,大家先别激动。修路是为了让咱们大唐的贸易更好地发展,贸易好了,大家的日子也能跟着好起来。而且,我们会尽量减少对农田的破坏,还会给大家相应的补偿。”
百姓们听了,还是有些犹豫:“你说的是真的?怎么补偿我们?”
房遗爱耐心地解释:“我们会按照被占用农田的面积,给大家发放补偿款。而且,贸易发展起来后,大家还可以去做些小生意,赚的钱说不定比种地还多呢。”
在房遗爱的耐心劝说下,百姓们终于同意了修路。工程继续进行,虽然波折不断,但在房遗爱的努力下,商路运输体系的升级改造还是在艰难地推进着。
与此同时,朝堂上又有大臣对房遗爱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质疑。“房遗爱,你这商路运输体系升级改造工程耗费巨大,会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而且,你这工程何时才能完工,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又能有多大?”一位大臣在朝堂上问道。
房遗爱赶忙解释:“大人,这工程虽然耗费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对大唐贸易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贸易繁荣了,朝廷的税收增加,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好。至于是否加重百姓负担,我们会合理安排资金,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工程预计在半年内完工,到时候,商路运输效率将大幅提高,贸易也会更加顺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