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世界三:职场与家庭的纷争17,容清的快穿任务,欧包,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雅捧着热可可,热气氤氲中看到哈桑关切的眼神。\"我知道,只是...\"她犹豫了一下,\"我的国家落后太多,我必须抓紧每分每秒。\"
\"我理解。\"哈桑点点头,\"埃及也曾经历过这种追赶的阶段。但记住,林,真正的知识不仅在实验室里,也在咖啡馆的闲谈中,在博物馆的展览里,甚至...\"他指了指远处灯火通明的老城区,\"在那些酒吧的即兴讨论中。\"
第二天,林雅的报告大获成功。她穿着那套藏蓝连衣裙,用流利的德语详细讲解了改造方案。提问环节,一位白发教授甚至站起来鼓掌:\"年轻人,你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
报告结束后,穆勒教授将她叫到办公室:\"林,我们有个意外的机会。\"他递给她一份传真,\"国际纺织联合会明年三月在里昂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我想推荐你参加。\"
林雅瞪大眼睛。这是纺织工程界最负盛名的会议之一!
\"当然,\"穆勒补充道,\"你需要准备一篇完整的论文,还有...法语基础。\"
\"我会学法语的!\"林雅脱口而出,随即为自己的冲动感到好笑——德语还没完全掌握,又要学法语?
回到宿舍,林雅迫不及待地写信告诉志远这个好消息。这几个月他们恢复了通信,虽然每封信都要辗转许久,但那种等待与期盼反而让文字更加珍贵。志远在最近的信中说,他正在自学英语,还寄来了厂里新设备的照片——虽然还是苏联老型号,但至少是更新的一代了。
\"亲爱的志远,\"林雅在信纸上写道,\"今天我做了来瑞士后最重要的一场报告...\"
写到一半,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宿舍楼下的前台通知她有国际长途。
\"喂?\"林雅心跳如鼓。
\"小林!\"是张敏的声音,从柏林打来的,\"好消息!国内批准你延长留学期限到明年六月,包括参加里昂会议的费用也会报销!\"
林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意味她有更多时间学习,更多机会将先进技术带回家乡!
\"还有,\"张敏继续道,\"下个月有个轻工业部考察团来欧洲,会到苏黎世参观。部里点名要你当翻译。\"
挂断电话,林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Eth主楼。一年前的今天,她还是中国南方一个小纺织厂的普通技术员,如今却站在了世界纺织科技的前沿。这种转变有时让她感到不真实,就像一场梦。
十二月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林雅已经适应了瑞士的生活节奏——早晨在宿舍楼下的咖啡馆吃可颂面包,上午在实验室工作,下午去语言学校学法语,晚上则经常和哈桑、普丽娅他们在图书馆讨论到深夜。
轻工业部考察团来访那天,苏黎世晴空万里。带队的竟是部里的副总工程师赵国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专家,早年曾留学苏联。
\"小林同志!\"赵工握着她的手用力摇晃,\"你在Eth的报告,部里都传阅了!那个气流纺改造方案,我们打算在天津试点。\"
林雅惊喜得说不出话来。她没想到自己的研究这么快就能在国内应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