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碎玉凝香,暖炉温心
壹思田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碎玉凝香,暖炉温心,步步惊心后续之魂梦再临,壹思田心,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碎玉轩的青石板路覆着薄雪,承欢的红斗篷扫过廊柱,惊落几簇檐角的冰棱。林若曦握着雍正给的暖炉,铜炉表面的“长毋相忘”四字在暮色中泛着微光,与碎玉轩门楣上的“逆风如解意”匾额相映成趣——那是甄嬛特意让人重新漆过的,漆色比前世深了些许,却仍藏着几分故人的影子。
“姐姐快看,绿梅开了!”承欢忽然蹲下身,指尖触到梅枝上的冰晶,“巧慧姐姐说,绿梅是花中君子,和姐姐一样好看。”
林若曦蹲下身,替孩子拂开覆在睫毛上的雪花,见她鼻尖冻得通红,不禁将暖炉塞进她手里:“君子要耐得住苦寒,承欢以后也要做这样的人,好不好?”她指尖划过承欢腰间的护心镜,青铜镜面映出碎玉轩的垂花门,门后站着甄嬛的贴身丫鬟浣碧,正抱着件灰鼠毛披风款步而来。
“宁曦格格,我家娘娘说碎玉轩的风透,让奴婢送件披风来。”浣碧福身时,鬓角的银饰轻晃,映得身后的绿梅枝影摇曳,“娘娘还说,暖阁的地龙昨夜新换了银丝炭,比景仁宫的暖和。”
林若曦接过披风,触到内侧绣着的竹叶暗纹,与她袖中玉佩的纹路几乎一致。她忽然想起昨夜在乾清宫,甄嬛望向她腰间玉佩时的眼神——那是一种洞彻却又隐忍的了然,像极了前世若曦与眉姐姐相交时的默契。
“劳烦你告诉甄娘娘,这披风的颜色,倒像是专门配这绿梅的。”她替承欢披上披风,红与灰的撞色在雪地里格外亮眼,“对了,承欢吵着要喝银耳莲子羹,不知甄娘娘那里可有?”
浣碧掩唇轻笑,眼神扫过承欢手中的暖炉:“娘娘一早便炖好了,还加了格格爱吃的金丝蜜枣。奴婢这就去端来。”她说着转身,却在跨过门槛时忽然顿住,“对了,富察大人方才来过,说有件东西要交给格格,此刻正在前堂等着。”
林若曦心中一紧,下意识护住承欢的肩膀。昨夜景仁宫后巷的青燕风筝、翡翠临终前的怨毒眼神,此刻在脑海中交织成网。她低头望向承欢,见孩子正对着暖炉上的字发呆,忽然想起十三爷曾说“承欢的眼睛像绿芜”,而绿芜临终前,也曾托她护好这个孩子。
“承欢先跟浣碧姐姐去吃羹汤,姐姐去见见傅恒大人,好不好?”她蹲下身子,指尖替孩子擦去嘴角的糖渍,“吃完了让巧慧姐姐带你堆雪人,咱们堆个青燕,像天上飞的那样。”
承欢立刻来了兴致,拽着浣碧的袖子蹦跳着走远,红斗篷上的白狐狸毛在风雪中飘起,像一团跳动的火。林若曦望着孩子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在月洞门后,才转身走向前堂,靴底踩在雪地上,发出细碎的“咔嚓”声。
前堂的窗棂糊着新棉纸,暖黄的烛光透过窗纸,将富察·傅恒的影子拉得老长。他身着常服,腰间未佩玉带,只别着块素色玉佩——正是昨夜在景仁宫后巷见过的,与她的“未央”配对的“长乐”。
“傅恒大人深夜来访,可是查到了什么?”林若曦踏入堂中,扑面而来的炭火气息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让她想起景仁宫密道里的旧信。
傅恒转身,手中攥着半片风筝残片,竹骨上的墨线勾勒出半朵残败的莲花:“格格可知,这风筝的竹骨来自江南,而江南竹匠中,唯有年羹尧的旧部惯用这种湘妃竹。”他将残片放在桌上,指尖划过竹骨上的暗纹,“更巧的是,皇后宫里的熏香,正是用湘妃竹的竹沥调制。”
林若曦指尖抚过暖炉边缘,铜质炉身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让她想起雍正昨夜说“碎玉轩的炭火弱”。她忽然明白,为何甄嬛会在此时让她搬来碎玉轩——这里不仅是避世之所,更是离权力核心最近的“安全区”。
“傅恒大人觉得,皇后为何要借风筝传递暗号?”她望向窗外的绿梅,枝头的冰晶在烛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是想引我们去查年羹尧余党,还是……另有目的?”
傅恒凝视着她,忽然从袖中掏出封信笺,宣纸边缘染着淡绿的水渍:“这是从翡翠贴身之物中找到的,上面只有八个字——‘承欢命格,星动于北’。”他顿了顿,见林若曦指尖微颤,又道,“北宫属水,主幼童。格格可知,紫禁城的北宫,正是慈宁宫后巷的冰窖。”
林若曦猛地抬头,想起承欢昨夜在乾清宫指着风筝惊呼的模样。原来皇后的目标从来不是她,而是承欢——那个十三爷唯一的血脉,那个被所有人忽视的“无关紧要”的孩子。她忽然想起前世若曦在雪地里跪求雍正时,十三爷说“承欢就交给你了”,此刻这句话像重锤般砸在心上,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傅恒大人,”她忽然抓住对方的袖口,暖炉的温度隔着衣料传来,“请你帮我做件事——替我查清楚,承欢的生辰八字,究竟有何特殊。”她顿了顿,从颈间摘下金叶子,那是十三爷留给若曦的唯一信物,“还有,告诉皇上,就说……就说碎玉轩的绿梅开了,盼他来赏。”
傅恒望着她眼中的急切,忽然想起民间关于“双生魂”的传说——当一个灵魂跨越时空归来,必定带着未竟的执念。他接过金叶子,指尖触到叶子边缘的齿痕,那是若曦当年为防伪造特意咬出的印记,此刻却在林若曦手中,带着截然不同的温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