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 星命图谱,不第河山,南沙的古源天,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寅时的更声刚过,汴京城的雾气里还裹着昨夜未散的墨香。陈砚秋站在钦天监的铜圭表前,指腹摩挲着那道新裂的细纹。晷针投下的阴影本该笔直如剑,此刻却诡异地弯折,恰似被人生生拗断的笔锋。他俯身时,嗅到裂缝中渗出的不是铜锈腥气,而是混着辰砂的松烟味——这是贡院特供墨锭独有的气息。
\"九度偏角……\"崔月隐的罗盘瓷片在青砖上叮当作响。她染着蔻丹的指尖突然一顿,三百六十块碎瓷中的\"离\"位残片无风自动,露出背面用针尖刻的密文。那是太史令楚星河死前留下的《景佑星变补遗》残页,记载着仁宗朝一次诡异的\"文昌移位\"。瓷片上的朱砂忽然晕开,在砖缝间蜿蜒成《景佑四年誊录格目》缺失的验尸记录——七具尸体枕骨钉痕的方位,竟与此刻铜圭阴影的偏角分毫不差。
赵明烛的异色瞳在晨光中泛起冷光。右眼映着现行《崇天历》记载的星图,左眼却看见真实夜空中,文昌第六星正被九道青铜锁链缠绕。那些锁链的纹路,与礼部查抄的\"三元祭器\"上的夔龙纹如出一辙。他的断簪划过铜圭基座,带起的铜锈突然吸附在簪头磁石上,显露出基座底部用金错工艺镶嵌的《星变应劫术》:\"文昌移位过五度者,当取同科九魁头骨为镇。\"
贡院方向传来晨钟。薛冰蟾的机关手甲\"咔嗒\"展开,三枚星图残片在精钢齿轮间自行拼合。官制《景佑星经》的文昌宫、私藏《禁中观星簿》的文曲位、盗出的《三元劫预测》,三者重叠时鎏金颜料突然熔化成靛蓝色液珠,在空中凝成《殿试唱名流程》朱批。那鲜红的勾画走向,竟与铜圭裂缝延伸的纹路完全吻合。
陈砚秋的青铜剑突然自行出鞘三寸。剑脊上《锁院赋》铭文\"天理昭昭\"四字渗出黑血,血珠滴入裂缝的刹那,钦天监地面浮现出用骨粉绘制的《汴京文脉图》。图中被朱砂圈出的\"文昌受困\"节点,正是韩府祠堂地下三丈处的密室方位。他肋间的旧伤突然灼痛,靛蓝色液体从绷带渗出,在砖地上凝成父亲遗留的《星野凶兆解》残页——\"文曲入墓\"的图解旁,赫然标注着墨池底部磁石阵的二十八宿排布。
\"星官被囚的实证……\"崔月隐突然呕出一口黑血。血珠溅在骨粉图上,沿着\"文脉断绝\"的标记流动,最终汇成《景佑科场案勘验笔录》被焚毁的那页。她的指甲抠进砖缝,带出的泥土里混着细碎的辰砂颗粒——这些朱砂在气流中自动排列成颠倒的紫微垣星图,而文昌宫的位置正卡着一截断裂的骨签,签文正是本届状元王珩的八字批语:\"癸酉剑锋金,文昌入命\"。
太史局的晨钟敲到第五响时,铜圭裂缝突然喷射出靛蓝色雾霭。雾气中浮现出用磁粉绘制的《真实星图》,楚星河临终前用血补全的\"文昌移位\"轨迹清晰可见——星官正挣脱枷锁向北方疾驰,而轨迹终点竟对应着辽国南京析津府的文昌阁方位。赵明烛的断簪突然吸附在星图上,簪尾磁石吸起无数辰砂颗粒,在空中组成《辽主生辰纲》片段:\"重熙二十三年,得南朝文曲星官像一尊。\"
薛冰蟾的手甲齿轮突然激射而出。七枚精钢部件钉在钦天监的二十八宿方位盘上,最末一枚\"氐宿\"齿轮卡入的瞬间,铜圭表内部传来机括转动的闷响。裂缝中涌出大股松烟味的液体,在空中凝成《景佑四年进士榜》全貌——所有黜落者的姓名排列成锁链形状,而链条正中的空缺处,缓缓浮现出陈砚秋父亲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