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2章 剖骨验真,不第河山,南沙的古源天,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楚星河的尸身被移至刑部殓房时,檐角铁马正发出刺耳的铮鸣。薛冰蟾褪去灰鼠皮襦,换上一件素葛窄袖衫——衣摆用矾水浸过,遇血不沾。她手中那套解腕刀在晨光下泛着青芒,刀柄缠着《洗冤录》里记载的\"镇煞绳\",是用三年陈的糯米浆混着黑狗毛搓成。
陈砚秋的银簪在尸身三尺外就开始剧烈震颤。楚星河的官服已被褪去,露出苍白如蜡的躯体。最骇人的是膻中穴那方\"黜落永镇\"的朱砂印,此刻正随尸僵的消退而缓缓蠕动,像是有活物在皮下钻行。赵明烛立在窗边,手中漏壶的滴速比寻常慢了半刻——他刻意调慢了铜壶滴漏,只为让\"尸语时辰\"延长。
\"胃脘有异。\"薛冰蟾的刀尖划开尸腹时,殓房里突然弥漫起一股奇特的墨香。不是寻常松烟墨的气味,而是混着龙脑与麝香的\"御制文思墨\"味道。陈砚秋用银盘接住流出的靛蓝色尸液,发现液体中悬浮着细如发丝的蜡线——正是昨夜从尸首口中涌出的密档材质。
刀锋探至胃囊位置,薛冰蟾突然蹙眉。楚星河的胃壁比常人厚三倍不止,摸上去如鞣过的皮革。当她用弯钩刀挑开胃体时,七枚蜡丸\"嗒\"地落在瓷盘里,排成北斗七星之形。最末一枚的封蜡上,清晰印着陈砚秋父亲的私章——\"圭\"字缺了最末一横,这是淳化年间科场案后,罪臣印章必须做的破形处理。
赵明烛的漏壶突然发出空响。本该持续两个时辰的滴水,竟在半个时辰内流尽。他翻转铜壶,壶底赫然粘着片薄如蝉翼的玉膜——上面用针灸刀刻着微缩的《科场黜落律》,字迹小如蚁足,需用银簪蘸了尸液才能显影。陈砚秋辨认出这是天禧年间的旧律,其中\"考官受贿黜落良才\"条下多出一行朱批:\"三元劫启,七杀代偿\"。
薛冰蟾的解剖刀突然被弹开。楚星河的肠子自行蠕动起来,肠壁内侧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针眼,每个孔洞都渗出靛蓝色液体。她用银镊撑开直肠褶皱,里面竟藏着一卷用头发丝编成的绳结——展开后是幅完整的星宿分野图,昴宿位置钉着三根银针,针尾发丝延伸向蜡丸中的三个名字。
\"看这个。\"陈砚秋用银簪挑起第二枚蜡丸。封皮上的火漆印是韩氏家徽,但边缘处有个指甲掐出的新月痕——与韩似道左手小指的畸形完全吻合。蜡衣碎裂后,露出张鱼卵纸,纸上矾水字迹显示这是某年锁院夜的考官值宿表,但第七位考官的名字被反复涂抹,墨迹下隐约可见\"陈圭\"二字。
薛冰蟾突然割开尸身的横膈膜。随着\"嗤\"的一声轻响,一团裹着血膜的物体滑入银盆。剥开半透明的膜衣,里面是七片人指甲大小的玉牌,每片都阴刻着不同年份的殿试题目。更诡异的是,玉牌背面的纹路拼合后,竟组成楚星河生前最后那道奏折的朱批——\"着锁院严查\"五字变成了\"着榜眼献颅\"。
殓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明烛迅速将漏壶往尸身天灵盖一扣,壶嘴正好堵住尸首微微张开的嘴。闯进来的提刑官只见三人围着一具剖开的尸体,薛冰蟾手中银刀正挑着截肠子,肠衣上密密麻麻全是针刻的契丹文字。
\"奉堂谕封尸。\"提刑官亮出刑部文书,眼睛却盯着银盆里的玉牌。陈砚秋假装踉跄,袖口扫过银盆,将三枚玉牌卷入怀中。剩余四枚被提刑官收走时,最上面那块突然裂开,露出内层鎏金箔片上的一行字:\"靖康元年春分,七杀归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