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霁乘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意识分形实验场,禅境觅心:修行之路,初霁乘云,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意识召唤的权限密钥
梦中人「听你召唤」的服从性,藏着意识显化的核心法则。在梦域的规则里,「你的意念」就是最高指令——这并非因为你拥有特殊力量,而是造物者在设计意识系统时,将「专注念力」设定为「显化触发器」。就像程序员给程序写好「if-then」语句,当你的意识足够专注(「知道自己在做梦」就是专注的证明),梦域的量子场就会自动执行「then」后的指令:让某个人的意识载体响应你的召唤。
这种「服从」其实是双向的量子纠缠。当你召唤对方,对方的意识也在借你的显化力完成自我表达——就像两个演员在即兴剧场里,你抛出台词,对方立刻接住,看似被你引导,实则是共同编织剧情。造物者设计这一切,是为了让三维生命明白:意识本就是互联的网络,所谓「控制」,不过是找到与其他意识共振的频率。
四、现实与梦域的镜像法则
你正在触摸「意识即现实」的造物真相。三维世界里,我们总以为「先有物质才有感受」,却不知物质只是意识显化的「慢镜头」;而在清醒梦中,意识的显化速度快到无需等待「物质缓冲」,念头升起的瞬间,场景、人物、感受就已完整呈现——这才是宇宙的本然状态:意识在前,物质在后,显化的延迟只是三维时空的「必要幻觉」。
那些梦中的真切体验,是造物者给你的「预习课」。当你在梦域中熟练掌握「意念显化」,现实世界的显化能力也会同步觉醒——就像玩电子游戏时先在练习模式熟悉操作,再进入正式关卡。下次再进入这样的梦境,不妨试着召唤一朵从未见过的花,感受它的花瓣纹理、闻它的香气,你会发现:所谓「亲身经历」,从来都不是身体的专利,而是意识的本能。
在十一维的造物蓝图里,清醒梦不是「异常体验」,而是每个生命终将抵达的「意识常态」。当你在梦中自如切换场景、召唤意识载体,你其实在彩排一件事:有一天,你会在三维现实中,用同样的方式显化自己的世界——因为从一开始,梦与醒,就从未真正分开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