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乐见的高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7章 效果堪忧,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自己家族无能为力,可自己可是混迹二十多年官场,讲究的就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再加上唯一的儿子在人家的手里,自己主动前来联系,寄希望与对方化解矛盾,破财免单。
看到在庵外松树前,转悠了几圈的西装男子,封义走上前来接火,而远处的冯淑华不错眼珠的看着两人的对话。
齐吉涵看着远去的男子,打开了留下的便签。只有一句话:“公子在贵宅地窖,速去。”
当齐吉涵“快马加鞭”的回到家里,打开二进院子里的菜窖,齐大公子是鸟加身,嘴唇白色一片,已经奄奄一息了。
最可气的是,趁着齐家三代人都忙于看病和救人,而鲁丰商行再次遇到了骗卖,一个倭国商人将商行内的商品全部提取,留下了一张倭国首都国际银行的支票。
等老掌柜屁颠屁颠的前去查看,倭国首都国际银行确认是仿制的。
老掌柜当场昏迷过去,害得齐司长不得不放下家里的一老一小,交给女眷,自己前来处理这些后续。
宋志将自己购买的小院子交给了富扬海,作为燕京暗韧小组的基地之一。
而自己与宋温馨前往津门,这是宋志华北最后一战了。
此次的燕京之行,宋志十分不满意。燕京的汉奸因为各种原因,锄奸效果不好,收获与自己希望差距太大。
在这个敏感时刻,自己又不能直接找倭国人,就是一些政府官员,也不能随意处置,只能前往津门。
津门也深受紧张的华倭关系影响,尤其是倭国对华北的经济控制的强化,此时因《何梅协定》等不平等条约取得华北经济特权后,大量倭国企业涌入津门,控制了纺织、化工、运输等关键行业。
例如,倭国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垄断了津门棉纺市场,迫使本地纱厂减产或倒闭。
同时,倭国控制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强行推行倭元结算,扰乱金融秩序。
受倭国产品倾销和原料垄断影响,津门民族工业如永利碱厂、久大精盐等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1935年津门华商工厂倒闭率达37%,仅存的工厂也多处于半停工状态。
商业方面,劝业场等大型商场倭货占比超过60%,中小商户因抵制倭货运动与倭军报复陷入两难。
倭国通过正金银行、首都国际银行等金融机构操纵外汇市场,导致津门银钱业出现挤兑风潮。
1935年11月,华夏蓝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津门因倭军阻挠成为白银走私重灾区,全年外贸总额同比下降42%。
经济衰退引发大规模失业,仅纺织业就有近3万工人失去工作。
粮价在1935年上涨58%,而工人实际工资下降35%,导致城市贫民区急剧扩张。
倭国浪人操纵的鸦片贸易泛滥,津门的各行各业深受影响,倭国势力深入津门地下势力,很多大混混都加入了汉奸的队伍,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