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乐见的高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3章 第二家乡,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个穿靛蓝土布衣裳的苗族妇人背着竹篓走在山道上,银饰在阳光下忽闪忽闪,恍若当年跟着母亲赶圩时见过的景象。

列车在倮姑站加水时,月台上飘来烤包谷的焦香。小贩用竹夹翻动炭火上的玉米,焦黄处爆开的颗粒像极了故乡稻田里炸开的谷花糖。

突然有彝人的马帮从站外经过,头马脖颈上的铜铃叮当,惊起一群山斑鸠,它们扑棱棱飞过车窗的瞬间,宋志分明看见羽翼下掠过的,是老家祠堂屋檐上同样的天光。

火车上的人更多了,华人已经超过了外国人,可见这几年华夏经济的发展,春城呈贡山工厂区的发展,运来的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运出的各种产品和原材料,带动了沿线各站的发展。

看着道路两旁熟悉而又陌生的风景和人物,彝族青年牛皮坎肩上缀满了银泡,腰上挂着腰刀;苗族老者竹制烟筒,冒着有些香气的烟雾;花腰傣族少女挑着竹篓,摇摆在村镇之间;爱戴笋壳帽的僾尼人,背着装满物品的背篓;穿奥戴的安南女子,也学会了滇省官话,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发生在宋志的面前。

晨雾中的春城站台,青砖地面被蒸汽机车的白雾浸得发亮。宋志已经是第三次途经此地了。

穿麻布短打的脚夫们喊着调子卸货,春城方言与越南搬运工的土语混作一团,穿呢子制服的铁路人员正在稽查。

卖破酥包子的摊贩在蒸汽中吆喝,铜壶里的普洱茶永远滚烫。远处城墙下,匆匆而过的是忙碌生活的民众。

这是宋志的第二故乡,也是抗倭备战最重要的基地,宋志有了一种,倦鸟归巢的感觉。

春意已悄然爬上枝头,滇池的水汽裹着海棠花香,在午后阳光里氤氲成淡粉色的雾。

青石板路上传来黄包车夫的吆喝,惊飞了屋檐下打盹的麻雀。

漆色斑驳的朱红大门前,老槐树新抽的嫩芽在风里簌簌作响。

穿阴丹士林布衫的母亲突然打翻了针线笸箩,顶针滚过天井的沟纹砖,停在那个提着藤箱的身影前。

西晒的日头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盖过了照壁上\"紫气东来\"的题字。

堂屋里的自鸣钟当当地敲,八仙桌上的马蹄糕还冒着热气。

父亲的烟袋锅在暗处明明灭灭,积了十年的问话都化作青烟。侄子侄女躲在格扇门后偷看,发梢系着的红头绳像朵颤巍巍的杜鹃花。

巷口卖米浆粑粑的梆子声远远传来,惊醒了悬在房梁上的风筝骨架。

那还是民国十五年的春天扎的,蒙的绵纸早被蛀空,只剩竹篾在穿堂风里轻轻摇晃,晃碎了满地斜阳。

堂屋中传来了一家的笑声,只是奶奶和父母的头发都已变白,宋志有些滋味在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机镜:星咒轮回

郭红

比武招亲,我竟成了女王爷的夫婿

佛系小道长

恐怖游园

万能蔬菜土豆大王

风水神医:我京城大少,未婚妻疯狂倒贴

爱吃鱼的喵媌

最强泡妞秘籍

白墨仙池

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

帝关下的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