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4380049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谆谆教诲(3),河西河东,用户43800499,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彦青妹:

感谢你给我捎来了一摞书,我一定好好地看。得知你调往城关公社任教,我也很高兴。有机会我一定去看你。祝你工作顺利。

黄河西

七月四日

他把信写完,又看了两遍,感到满意后,便装入了信封。他叮嘱妹妹, 一定把信交到丁老师的手里。

晚上,他躺在床上,迟迟没有入眠。丁彦青的调走,使他产生了失落感, 她的音容笑貌长时间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想起了与她第一次说话的情形, 也想起了他们在大堤上长谈以及在槐树丛里躲人的情形,她为什么要调走? 以后还能见到她吗? 他一时找不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直到半夜,他才入睡。

在阴天下雨的时候,大部分人在家睡觉,而黄河西却在家看书。晚上,大部分人在大街上说闲话,他也在家学习;本村或邻村晚上放电影唱戏的时候,他不舍得花时间去看,仍然在家学习;他也不与人喝酒聊天,除了劳动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家学习,坚持每天看五十页小说,或者看那套老高中课本,做几道习题。

黄河西加班学习的事情,被村里的一些人知道了,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而且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

大队干部、学校教师、一般社员,对黄河西的学习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他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不忘学习,值得赞赏;也有人说,他心比 天高,命比纸薄,不识时务,是瞎子点灯白费油;还有人说,他没当上民 办教师,不死心,盼着政策改变哩,真是痴心妄想;还有人说,他是个神经病,光想好事,不想干活,思想品质有问题。

黄河西对这些说法置之不理,鄙夷不屑,仅一笑了之。

村里与黄河西年龄差不多的男女青年都订婚了,甚至有几个男青年已结婚生子,黄河西的父母为他的婚事愁眉不展,也在暗中托人为他介绍对象。

那年月,出身不好的男青年很难觅到对象,大部分都是施行换亲。所谓换亲,就是让自己的一个姐妹到对方家中当媳妇,对方的一个姐妹来自 己家里当媳妇,这样两家的儿子都找到了媳妇,两家的女儿都有了婆家。 这种办法解决了儿子娶媳妇难的问题,但是,却害了女儿,让女儿成为牺牲品。一般儿子能找到媳妇的家庭,是不会施行换亲的。

媒婆郭大娘为黄河西介绍对象了。郭大娘一进黄河西的家门,就拉住 他的母亲李玉娇的手,神秘兮兮地说:“河西他娘,我想了几个媒茬,都 没撮合成,这不,总算有了一家合适的,给咱河西说说。”

李玉娇听过郭大娘的话,喜笑颜开,忙拍着郭媒婆的手说:“他大娘, 让你费心了,太感谢你了,一定好好地请你。”

郭媒婆把女方的情况向李玉娇介绍了一遍,女方姓李,是郭堡大队的, 今年十九岁,女孩长得很好看,身段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恰到好处。

李玉娇对郭媒婆千谢万谢,说了一大堆好话,最后李玉娇与郭媒婆商定,如果女方也没什么意见,到第五天早晨,在郭堡大队西头的小树林边, 让河西与女孩见面相亲。

李玉娇将郭媒婆说亲的事情告诉了黄金成和黄河西,黄金成喜形于色, 而黄河西的心头却掠过了一丝不悦。他不由得想起了唐荷花,两人互赠纪念品、单独交谈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特别是高中毕业离校那天,她和宫殿柱等同学送他时,当他说“再见”,即将转过脸去的那一霎,她对他那 深情地一瞥,使他至今难忘。现在,有人为他提亲,他怎能会不想到她呢? 他从抽屉里拿出她的照片,她的美姿又一次展现在他的面前,她还在对着他微笑哩。他看着她的照片问,荷花,你还好吗? 你现在干什么? 咱俩到底是同学友谊还是真有感情? 他一转脸,看到了摆在窗台上的书,那是丁彦青赠给他的几本小说,睹物思人,又想起了他与她在大堤上的情形,丁彦青的倩影掠过他的脑际。

郭媒婆说媒的第三天,李玉娇通过亲戚熟人打听到了女方的情况,经 过打听才知道,郭媒婆说的女孩的自身条件确实不错,但有一个重要问题郭媒婆没有说明,就是女孩有痴呆症,是小时候发高烧留下的后遗症。

母亲把打听到的情况告诉了河西,他二话没说,就一口回绝了。一是他听到女孩有痴呆症很反感;二是他心里有唐荷花、丁彦青的影子,无意中产生了排斥心理。

李玉娇把河西的态度告诉了郭媒婆,郭媒婆听后很不高兴,当着李玉娇的面就说:“河西他娘,就你家这条件,能找到媳妇就算烧高香了,你不看看,别的成分不好的家,有的儿子打光棍,有的换亲,就你们这家门, 还想挑挑拣拣? 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你们等着找仙女吧!”

李玉娇笑脸相陪,再三解释,又说了一堆好话,事情才算不了了之。

不久,又有人给河西介绍对象,女孩是个聋哑人,黄河西和他母亲当场便回绝了。

一位姓李的媒婆给河西介绍了一个对象,女孩很聪明,家庭成分也好, 经过媒人撮合,黄河西与女孩在一个远门亲戚家见了面,他见女孩又矮又丑,虽没有当场回绝,但也没说囫囵话。过了两天,他告诉媒人,不同意这门亲事。

黄河西有一位堂姐叫黄河秀,几年前嫁到了西边的姚湾村,她对河西订婚一事非常关心,见河西迟迟没有订婚,心中着急,经过掂量,她为黄 河西物色了一个对象,并亲自到女孩家说媒。在堂姐的撮合下,黄河西与女孩见了面。女孩叫杨红霞,十九岁,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身材窈窕, 脸盘漂亮,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闺女,黄河西对她的印象很好。杨红霞的 弟弟是黄河西当代课教师时的学生,杨红霞听她弟弟讲过黄河西的故事, 见面之前杨红霞对河西就有好感,结果是一见倾心。见过第一次面之后, 他俩又私下约会两次,并到集市上照了一张半身合影相。经过两个多月的 交往,两人对对方都很满意。然而,杨红霞的父母虽然不嫌黄河西家成分 不好,但因为家里太穷,提出除了正常的彩礼之外,再要两千元现金。如 果河西家答应,女家就同意这门亲事,就可以订婚,甚至可以马上结婚。 河西的父母商量过后,同意给女家添两千元现金,定下这门亲事。可是, 黄河西因女家多要两千块钱而不同意订婚,因给奶奶治病,家里还欠有外债,若再多给女家两千块钱,会使家里更加拮据,他不愿因为自己订婚, 而给家里带来更大的困难。他认为,用金钱买来的婚姻不会幸福。另外, 在黄河西的潜意识里,还有唐荷花、丁彦青的影子,也不急于订婚。最后, 这个媒又没说成。后来黄河西听他堂姐说,开始,杨红霞并不知道她父母 额外要两千块钱的事情,知道后也是强烈反对,给她父母置气,而且要死 要活,非要与河西订婚不可。但她的父母限制了她的自由,把她许配给一 个三十多岁,家在五十里地开外的男人,男家多出了两千五百元钱,就把 她娶走了。黄河西听了杨红霞的遭遇,心里不是滋味,有些内疚,觉得对不起杨红霞。

再后来,堂姐黄河秀告诉河西,说杨红霞结婚后,经常遭受她丈夫的打骂,家里很穷,日子过得极不顺心。这使黄河西更加内疚,甚至想去找她丈夫打架。

黄河西的父母眼看失去一个又一个媒茬,心里急得不行,便问他:“你 不同意,你年龄越来越大,好女孩都有主儿了,再过两年,你找不到媳妇怎么办?”

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宁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找不合适的,找不到 媳妇,我不怨爹娘,我一点也不后悔。”

十月,正是农田收获的季节。这天下午,晴空万里,微风送爽,阳光斜照。几十名女社员正在生产队的棉花地里摘棉花。她们腰里系着一个包袱单,在身前形成一个大兜子,每个人的兜子里都鼓囊囊地装着采摘下来的棉花絮。她们边摘棉花边交谈,手脚和嘴都不闲着。

一个爱说话的中年妇女说:“欻,你们看,河西他娘那脸色多难看, 整天没个笑脸,听说是因为河西一直找不到媳妇,愁成这样了。”

“他家成分不好,他爹还是右派分子,谁家的闺女愿意嫁到他家? 我看呐,他不好找媳妇,弄不好就得打一辈子光棍。”一个年轻媳妇回应说。

“就他家那条件,还想挑挑拣拣,有人给他说了几个媒,都没有成, 都是他家不愿意,他真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成分不好的人家,不是换亲, 就是去女家当养老女婿,要不就是打一辈子光棍,就他个别,看吧,有他后悔的时候。”一个老年妇女接话道。

“听说,他还经常在家看书学习,等着好事哩。你看他傻不傻,这年头, 他还想好事儿?民办教师他都当不上,哪有好事能轮到他?” 一个穿花褂子的女人说。

这些说法,慢慢地传到了李玉娇耳中,她又告诉了丈夫和儿子河西。 黄金成听了很不高兴,而黄河西没当回事儿,对其夷然不屑,一笑置之, 仍挤出时间,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坚持看书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闪婚娇妻太勾人,禁欲军官洗床单

洛梓璃

躲在山村修仙道

左古右月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反派,我的师尊是女帝

独奕仙

新婚夜娶平妻?疯批暴君抢我入宫

素手定乾坤

胡说!龙傲天不可能是甜豆幼崽

央也